影響消毒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消毒(滅菌)時,除了應注意消毒方法本身的性質和特點外,還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外界因素對消毒效果的影響。不論使用哪種毒方法,其消毒效果都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對這些因素的掌握和加以利用,能提高其消毒效果,反之則會影響消毒效果或導 致消毒的失敗。主要影響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a消毒的劑量
消毒劑量是殺滅微生物的基本條件,它包括消毒強度和時間兩方面。消毒強度在熱力消毒時是指溫度高低;在化學消毒時是指物濃度;在紫外線消毒時是指紫外線照射強度。一般來說,增加消毒處理強度能相應提高消毒(殺菌)的速度;而減少消毒作用 時間也會使消毒效果降低。當然,如果消毒強度降低至一定程度,即使再延長時間也達不到消毒目的。
b微生物污染的種類和數量
生物的種類不同,對其消毒的效果自然不同。另外微生物的數量的多少也會影響消毒效果,所以在消毒前要考慮到微生物污 染的種類和數量。一般來說,微生物的抵抗力越強、污染越嚴重、消毒就越困難。
c溫度的影響
除熱力消毒完全依靠溫度作用來殺滅微生物外,其他各種消毒方法亦都受溫度變化的影響。一般來說,無論在物理消毒還是化消毒劑中,溫度越果越好。關于溫度變化對消毒效果的影響的程度,往往隨消毒方法、藥物及微生物種類不同而異,一般可溫度系數來表示。
d相對溫度
消毒環境相對濕度對氣體消毒和熏蒸消毒的影響的影響十分明顯,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消毒效果,甚至導致消毒失敗。室 內空氣甲醛熏蒸消毒的相對濕度應為 80--90%,小型環氧乙烷消毒處理的相對濕度以 40--60% 為宜,大型消毒(>0.15立方米)為 50%--80%。另外紫外線在相對濕度為 60% 以下殺菌力較強,在 80%--90% 時殺菌力下降 30%-40%,因為相對濕度增高回影響紫外 線的穿透力。
e酸堿度(PH值)
酸堿度的變化可直接影響某些消毒方法的效果。一方面是PH值對消毒劑本身的影響會降低或提高消毒劑的活性;另一方面是PH 值對微生物的影響。如戊二醛在PH值由 3 升至 8 時,殺菌作用逐步增強;而次氯酸鹽溶液,PH值由 3 升至 8 時,殺菌作用卻逐 漸下降;洗必泰、季銨鹽類化合物在堿性環境中殺菌作用較大。
f有機物質
消毒環境中的有機物質往往能抑制或減弱消毒因子的殺菌能力,特別是化學消毒劑的殺菌能力。這是因為一方面有機物包圍在 微生物周圍,對微生物起到保護作用,阻礙消毒因子的穿透;另一方面在化學消毒劑中,有機物本身也能通過化學反應消耗一部分化學消毒劑。各種消毒劑受有機物的影響不盡相同,如在有機物存在時,含氯消毒劑的殺菌作用顯著下降;季銨鹽類、雙胍類和過 氧化合物類的消毒作用受有機物的影響也很明顯;但環氧乙烷、戊二醛等消毒劑受有機物的影響比較小。如果有機物存在,消毒劑 量則應加大。
g拮抗物質
對于化學消毒方法,要注意拮抗物質的中和與干擾。如:季銨鹽類消毒劑的作用會被肥皂或陰離子的洗滌劑所中和;酸性或堿 性的消毒劑會被堿性或酸性的物質所中和,減弱其消毒作用。
h穿透作用
物品被消毒時,殺菌因子必須直接作用到微生物本身才能起殺菌作用。不同消毒因子穿透力不同。例如,干熱消毒比濕熱穿透 力差;甲醛蒸汽消毒比環氧乙烷穿透力差;紫外線消毒只能作用于物體表面和淺層液體中的微生物,一張紙即可使其殺菌力降低 95% 以上。
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三氯異氰尿酸與二氯異氰尿酸鈉有區別嗎?
- 醫務人員在什么情況時應先洗手,然后再進行衛生手消毒?
- 【感控科普】軟式內鏡如何儲存及儲存時間?
- 手消毒劑開瓶后有效期多長時間?
- 使用中的戊二醛多長時間監測一次濃度?
- 軟式內鏡如何儲存及儲存時間?
- 術前使用氯己定沐浴對降低手術部位感染真的有效嗎?
- 外科手消毒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 如何對口腔診室的環境與物體表面清潔、消毒?
- 鄰苯二甲醛開啟后的有效期是多久?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