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式內鏡消毒液洗消的二十個“雷區”
軟式內鏡主要是指消化內鏡(包括胃鏡和腸鏡),以及支氣管鏡、膽道鏡以及輸尿管腎盂鏡、膀胱鏡等泌尿外科內鏡。軟式內鏡結構復雜精密,清洗消毒滅菌的過程中一個小小的疏忽就容易造成內鏡功能的損壞。這里給您列舉最常見的軟式內鏡洗消“雷區”,幫助您正確處理軟式內鏡,延長它們的使用壽命。
1.床旁處理時的棉紗擦拭應沿著操作部向先端部的方向進行,否則有可能將紗布的線頭等塞進噴嘴里面,造成噴嘴堵塞。
2.內鏡在操作間與洗消間轉運時,要使用專門的內鏡推車。手持內鏡轉運非常容易導致磕碰,甚至發生過踩踏拖到地上的軟式內鏡先端部。
3.內鏡要及時清洗。內鏡診療的時候,送水送氣口里面容易殘留小塊人體組織或者血液、黏液,一旦干結并累計則容易造成送水送氣管道的堵塞。
4.消毒之前應保證徹底的清洗。不管是戊二醛還是鄰苯二甲醛都有凝固蛋白質的作用,沒有做到徹底的清洗就送去消毒,消毒劑會把殘留的蛋白質固定,臨床上所謂的鄰苯二甲醛“灰染”就是這個情況。
5.內鏡清洗之前要進行測漏。雖然由于周轉率的因素很多醫院都做不到每次測漏,然而還是推薦盡可能提高測漏頻率。漏水對內鏡造成的損害嚴重而不可逆。
6.軟式內鏡要單獨清洗。若與尖銳器械或物品一同清洗,或者清洗槽有銳利的棱角都有可能將內鏡劃破,導致漏水。
7.內鏡打彎的角度要合適。在手持或者清洗的時候打彎角度不要太小,否則易造成內鏡內部折疊變形;在附件插入時又不宜打彎角度過小,蠻力塞入容易導致內部管道損傷。
8.推薦使用具有生物膜去除能力的清洗劑。研究表明軟式內鏡的管道結構復雜且不容易做到徹底干燥,是生物膜滋生的絕佳場所。使用針對生物膜的清洗劑能夠有效降低生物膜的挑戰。
9.不要使用未經驗證的內鏡自動清洗消毒機,后者的送水送氣壓力可能過大,導致內鏡管路結構受到壓迫進而損壞。
10.手工清洗內鏡的時候,要使用適配且狀態良好的清洗刷。非專用的清洗刷長度、直徑都存在與內鏡不匹配的可能性,而破舊掉毛的清洗刷容易劃傷管路內部,掉落的毛屑甚至造成管路堵塞。
11.清洗刷要一用一換,防止將清洗上一條內鏡時裹挾的污物帶到下一次內鏡清洗中造成交叉感染,同時也避免了污物累積而堵塞管路。刷洗的時候要輕柔,避免劃傷管路內壁。
12.刷洗管道時注意不要磨損按鈕安裝座,保持平直避免摩擦。否則可能出現安裝座漏水、按鈕拔不出或者吸引乏力的現象。
13.不同種類的內鏡,或者相同種類但由不同廠商生產的內鏡,其適用消毒或者滅菌方式可能不同。應在購買后使用前仔細閱讀廠商說明書。
14.注意液體消毒/滅菌劑是否合格。既包括了解酸化水等可能造成的腐蝕作用,也包括使用戊二醛測試卡等方式保證液體消毒/滅菌劑有合適的有效濃度。
15.膽道鏡、泌尿外科鏡等可進行環氧乙烷滅菌的軟式內鏡,在滅菌前要蓋好環氧乙烷帽。環氧乙烷滅菌時第一步是抽真空,如果不蓋好蓋帽則導致氣壓不平衡引發的爆裂。
16.裝入活檢鉗等附件時要多加檢查。首先避免插入的附件“張冠李戴”,其次要確保附件本身是完好的,損壞的附件硬性插入也會導致內鏡管道的損壞或者堵塞。
17.不要使用帶有紫外線、臭氧等功能的儲鏡柜。一方面達不到對內鏡管路里面的殺菌作用,同時會對內鏡外表面造成老化。
18.長期儲存內鏡時建議將附件插下分別放置,這樣能避免水分殘留,有利于內鏡內部保持干燥,降低可能的微生物污染。
19.電子內鏡使用時要保證導光桿的干燥。濕的導光桿會使電子接觸點生銹,久而久之電子信號傳送不暢而失去功能。
20.內鏡修理時要到授權經銷處進行。使用舊的或者非正式的零部件,或者由非專業人士進行修理將增加二次故障的可能性。
這里羅列軟式內鏡消毒液洗消的二十個“雷區”,您都避免了嗎?保持軟式內鏡的良好狀態,既能降低科室成本,又能保障患者安全、降低感染,讓我們一起來實行吧。
相關資訊
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一次性免洗手消毒液 | 怎樣選擇洗手液更有效預防病毒?
- 家庭消毒的正確方法有哪些?為您分享家庭衛生清潔消毒全攻略
- 如何保證不被病毒傳染,6個小貼士,教你選對用對洗手液
- 怎樣解決洗手依從性問題,從這4個方面做起
- 為什么免洗洗手液分“消”和“妝”字號兩種,你要知道這三點!
- 為什么要用免洗手消毒液,而不是用香皂洗手?三點原因,一定要知道
- 皮膚用什么消毒液最好?推薦善佰利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皮膚消毒液
- 免洗洗手液能不能代替洗手?來看專家怎么說!
- 免洗洗手液哪個品牌好?應該怎么選購呢
- 夏天到了,免洗洗手液一定不要放在車里哦!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